来源:雪球App,作者: 財评社,(https://xueqiu.com/4422984908/155059373)
一
毕业季已经到来,但是就业形势年年一样严峻。许多企业日子过得紧巴巴,各大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也接踵而至,僧多肉少的局面还在持续。
但 $欢聚(YY)$ 旗下全球视频社交平台BIGO在这段时间还在大规模招人,更有消息说要在五年之内规模至少要到1万人,相当于将现有公司人数翻倍。
而值得注意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扩张人数,我们还能看到BIGO岗位数量也在增多。
今年BIGO秋招涵盖算法、开发、产品、运营等岗位,不管是人数还是岗位的规模,持续增长招聘需求的背后是BIGO坚定全球化的业务逻辑。
那么我们必须要问了,出海是一门好生意吗?
2014年11月,BIGO在新加坡注册成立。2016年初推出了全球直播社交社区Bigo Live,正式吹响全球化的号角。此后四年时间,Bigo Live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了运营中心,成为海外直播产品里面最耀眼的明星。
2017年,BIGO孵化出Likee短视频社区,在全球多个国家获得巨大的用户反响,还在第三方监测平台App Annie 获得了2019年突破奖项的桂冠。在全球范围内,Likee和TikTok是两个最大的海外短视频选手。
BIGO用了短短不到6年时间做出了全球近4亿月活用户的规模,在今年一季度甚至完成了近21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99.3%。而对于BIGO来说,全球化的故事还远未到句点。
二
都是在做全球业务,作为一个成立时间比字节跳动要晚很多的企业,BIGO业务疯狂往前奔跑,人才的招聘可必须跟得上。
这几年BIGO在招聘上属于激进派,社招、挖角、校招,可以说全球化的人才被BIGO薅了个遍。
BIGO里面有Google出来的工程师,也有微软出来的大牛,有阿里和百度出来的高管,也有不少曾在海外开荒的创业团队,各种自顶光环的人才围绕在BIGO周围,将BIGO推上了快车道,车速快到连喊“开车了”都来不及。
为什么一直在招人,BIGO有他自己的理由:一方面是业务增长的速度太快,另一方面是高端人才的供给其实一直处于紧张平衡的状态。
在全球业务上,BIGO一直在说本土化能力。要达到这个水平,需要大量既了解海外市场,又能快速支持业务的人才。
BIGO大规模的招聘还体现在海外人才的重视上,BIGO目前已经有超过1500名员工在海外驻地工作,分布在全球30多个运营中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全球化企业来说,人才既是稀缺资源,又是强势资本。
所以,拿到BIGO offer的候选人可以说是拿到了互联网公司的“上签”,不仅是因为BIGO提供的是超过业界水平的薪酬,而且是因为人才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全球化公司的认可。
三
在这个特殊市场环境下还能持续不断地招人的企业,可以侧面说明一些情况:1、这个企业本身很有钱
2、业务量一直在上涨
3、商业逻辑走得通
第一个非常容易理解。
2019年3月 $欢聚(YY)$ 集团以近22亿美元的估值收购BIGO,BIGO成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大量的海外资金进账,给予了BIGO在全球快速扩张的机会。
有钱的企业才能有底气一直进行招聘。
而二和三是整合又统一的论证。
国内是互联网的存量市场,要做到持续增长很困难,巨头混战下的国内互联网环境已经让蛋糕划出来了界限。但未必一定在国内为仅存的流量死磕。
海外的互联网市场是一个增量市场。不论是各国的人口、基础设施建设、人均GDP水平、智能手机的渗透率,都能看到一个非常良好的增长曲线,吃住这一波红利,可以让出海公司快速在全球站稳脚跟。
通过强大的音视频技术作为支撑,BIGO的全球直播体系已经建构起来。Bigo Live在全球主打“社交”而不是“秀场”,成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直播社区,用户分布150多个国家。
与此同时,Likee作为BIGO的全球最大的短视频社区之一,也提供了直播功能作为提高其社交粘性的新玩法,帮助Likee在海外成为一个“短视频+直播”的独特产品。
在这个商业逻辑里,“短视频+直播”以社交为内核成为一个自洽的商业循环,随着未来市场拓展的步幅加大,BIGO未来的正循环将越做越大。
而随之而来的,当然是越来越大的人才规模来支撑整个业务体系。
BIGO在出海初期在东南亚、南亚还有中东各国的攻城略地成为了公司发展的主基调,直播和短视频发展快速占据了当地用户的心智,海外移动互联网的城池被BIGO一座一座收入麾下。
但BIGO的目标不仅在发展中国家,今年BIGO的重心放在发达国家地区,豪言五年内在海外要再造几个国内YY规模的市场。
这么说来,未来每个区域市场对应着一个上市公司规模的员工都不为过,所以人才紧缺成为BIGO的常态,这是随着业务量飞速增长的一个“快乐的烦恼”。
四
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BIGO的发展真的很快。
2014年11月BIGO在新加坡成立,在成立4年多估值就达到近22亿美金。
业务的疯狂扩张,背后是对人才观的清晰贯彻。
BIGO对于人才的理念是“找到聪明人,并加以重用”。在这一点上,BIGO对于人才招聘、甄别、培养上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和其他大厂不同,BIGO一直以创业公司自居,在这方面上也继承了不少创业公司的惯性,年轻、有潜力是人才的重要指标。
相比起其他厂商,BIGO在人才观上并不强调“经验论”。而这个既有主动选择的因素,也有被动选择的因素。
按照高层的说法,在海外做直播和短视频本来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许多中国大陆互联网的经验都用不上。许多带着各种“经验”过来的大牛,在海外落地中遇到了宗教、风俗、法律等各样的因素而水土不服。
而另一方面,从人才潜力上考虑,BIGO也会更多选择“聪明人”而不是“有经验的人”。
BIGO坚信人才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的管理能力才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初期的人才招聘,结合后期的人才甄别和管理,合理优化组织能力,将每个来到BIGO的人的潜力都发挥到最大。
识人用人的组织发挥到极致的结果就是,招进来时是S级人才,经过时间栽培后变成S+级人才。
五
在特殊的就业季下,大量的企业还在优化人员结构,BIGO作为创业公司仍然持续不断地进行人员招聘。
落后的公司看待人才就是成本,优秀的公司看待人才就是资产。 $欢聚(YY)$ 旗下BIGO的业务发展到全球近4亿月活跃用户,从商业角度看,人事就是大事。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多招人,招最优秀的人会成为头部企业快速甩开后来者的重要抓手。组织作为企业向前的驱动力,人才招募会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战场。
在互联网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当中,这个竞争尤为明显。在弱肉强食的商业社会中,人才变成了企业抢占的终极资源。
招聘是优质企业的一场长跑比赛,而特别的地方在于,这个比赛没有终点。然而比赛却要求企业始终保持前列,毕竟招聘如果落后就犹如马拉松,想追回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商业社会固然残酷,但这不就是魅力所在吗?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