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胡同里面的故事太多太多,有凄美的,有绝望的,有黑暗的,也有励志的。但是这八条胡同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就当属“胭脂胡同”了。从八大胡同的分布上我们不难看出来,这等腌臜之地,竟也有能直接连上珠市口大街这种城区主干道“门脸儿”!这就是“胭脂胡同”。
图片来源:杨和平
胭脂胡同中的“青吟小班”
胭脂胡同虽然全长不过百米,但是当年京城的一等一的“青吟小班儿”就有十多家。清末北京的妓院分为四等,一等唤作“青吟小班”,二等叫“茶室”,三等的名字就不太好听了,叫“下处”,四等叫“小下处”。
这其中啊,一等“青吟小班儿”的讲究最多,规矩也最多,连建筑造的都是最好看的。
胭脂胡同中现存的大门砖雕,仔细找找都是可以找到的
妓院大门一般由砖雕装饰,有匾额书写的店名,或在乳白色灯罩上用红漆写店名,而且还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题字书写!门楣上挂有写着妓女花名的花牌,这些女子俨然不像是那些下作的玩物,反而更像是摆在橱窗中的珍宝,让人们苦苦追寻却又很难触碰。
当年在这里,为了一亲头牌方泽,又不知道有多少达官显贵在这里一掷千金,甚至大打出手!可见当年的一等妓院,并不是什么上不了台面的事,一群文人墨客还争着抢着要给这“青吟小班儿”提上两字。
在这胭脂胡同里,每位姑娘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房间摆设要讲究,最早的是传统木床,木头不是随便用的,非得是红木的不可。到后来也有了席梦思软床,金铜床架,雕镂挂络,还得有应时应令的摆设,比京城里一些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闺房只好不差!
更讲究的,墙上还得挂有当时的名人字画(有的就是客人自己送的),要的就是一个高逼格的情调和氛围。所以到了这儿,你想要直入主题,基本上就会被人讥笑成土鳖。
有人可能就说了,那“胭脂胡同”不就相当于百米上的过道儿里面开了十几家“天上人间”+“海天盛宴”吗?
那你还真说错了! 天上人间+海天盛宴说破大天就是“下处”,连“茶室”都算不上。想在胭脂胡同混饭吃,光长得好看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京华春梦录》记载,八大胡同分两派,南派和北派。以旗人为主的北派,面容姣好,直爽大方深得京城豪绅的喜爱。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到了晚晴,晋商,徽商,浙商大量入京,京城的豪绅格局发生了变化。越来愈多的“南派”女子出现在了八大胡同。
她们不但有着更娇小软萌的身段,还有着江南特有的“秦淮”遗风。简直可以说是才色兼备,而且更解风情,用着那些江南软语把这帮京城土豪的心全给勾走了。
这里完全体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件事啊!据传胭脂胡同里面南班子养家,对买来的雏妓,从小即教其练习笙管丝弦或书画等,所以苏州、扬州妓女多善苏州民歌和民乐,有的还会水墨丹青、书法或者诗词。
妓女中的德语无障碍交流选手——赛金花
八国联军侵华,赛金花会说德语保护了北京百姓,也是一等妓女才貌兼备的佐证。赛金花之后,南国佳丽大举北伐,所以文化程度不高,说话还有大碴子味儿的“北派”逐渐被挤出了胭脂胡同,只能退居二线了。
咸丰年史料记载:“胭脂胡同,香车络绎不绝、妓风大炽,呼酒唤客彻夜震耳”!这个“彻夜震耳”小伙伴们可以自行想象这得是一副什么样的香艳画面啊.......
这些一等的妓院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光顾的起的,上文也说过了,来的基本非富即贵,要么就是当时的军政要员。这些妓女的收入是相当的不菲。也正是因为这帮“青吟小班”里的女子,把胭脂胡同周边所有的胭脂铺都养活了,所以“胭脂胡同”这美丽的名字也一直被用到了今天。
胭脂胡同:作为红灯区的门面,我可是有历史依据的!
明清士大夫阶层自明代就好狎优,蓄养家班。乾隆时期徽班进京下榻于八大胡同一带,靠珠市口儿大街,那显而易见的就是在这胭脂胡同附近。
而进京的徽班弟子都是男孩子,他们中漂亮的一般就是男旦,在禁止娼妓的阶段就沦为了男伎,在八大胡同这片区域供给达官显贵(这里稍显变态)。
男旦在八大胡同的住所兼教戏所在,每个师傅的寓所都起堂号,至后来妓女解禁,相公凋零,八大胡同原来的堂子才成了妓院的天下。可以说清代的八大胡同兴盛完全是因为徽班男旦沦为男伎相公而起的。可见八大胡同与戏剧特别是京剧的形成发展的历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现在去往胭脂胡同儿北口,都可以看见当年徽班进京的一些历史介绍。往胡同里面走,苏三爱上王景隆的莳花馆,一套3进的大四合院就在这胭脂胡同里。
想想是不是很刺激,咱们的京剧国粹竟然是以这样一种“下作”的方式存续下来的。这也是为何过去总喜欢把“婊子戏子”放到一起说的一部分原因。
现在的胭脂胡同已经找不到半点脂粉气息,但是看着那宽阔的胡同路面,还是能想象到当年,这里车马横行,莺莺燕燕的场景吧.....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领取的专属福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