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換城之戰是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聯合吐蕃和突騎施進攻唐朝的戰爭。717年,阿拉伯在突騎施的配合下,包圍撥換城(姑墨州,今新疆阿克蘇市)和大石城(溫肅州,今新疆烏什縣)。唐朝軍隊和他的西域屬國擊退阿拉伯人。[1]戰鬥發生在今中國新疆與吉爾吉斯斯坦邊境附近,[1]
而撥換城之戰也是中國跟阿拉伯的第二次直接衝突。
快速預覽 撥換城之戰, 日期 ...撥換城之戰日期717年[2][3]地點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市)、大石城(今新疆烏什縣)結果
唐朝勝利參戰方
唐朝 葛邏祿 西突厥(阿史那獻)
阿拉伯倭馬亞王朝 吐蕃 突騎施[1]指揮官與領導者
湯嘉惠阿史那獻[4]
Al-Yashkuri(阿拉伯將領)[5]突騎施可汗蘇祿[6][7]兵力
不詳
25,000傷亡與損失
輕微
嚴重關閉
背景
唐朝和倭馬亞王朝第一次戰役發生在公元715年,阿拉伯和吐蕃共立阿了達為拔汗那(費爾干納谷地)王,調集軍隊進攻拔汗那。原來的拔汗那王兵敗之後,奔往唐朝安西都護府(治龜茲,今新疆庫車)求救。唐朝監察御史張孝嵩率領附近各戎族部落兵馬一萬餘人,出龜茲鎮向西挺進數千里,攻占了數百座城池,長驅直入敵境。在這個月,張孝嵩率部在連城(今納曼干州)進攻阿了達。張孝嵩親自披甲,率士卒快速攻城,從中午開始直至傍晚,攻克阿了達三座城堡,俘獲、斬首共計一千餘人,阿了達只帶了幾名騎兵逃入山谷之中。張孝嵩傳檄諸國,唐軍聲威震動西域。[1]
717年,阿拉伯人攻打河中地區,希望奪取唐朝安西四鎮。[1]
戰鬥
717年,倭馬亞王朝聯合突騎施、吐蕃,策劃襲取安西四鎮,包圍了撥換城和大石城,安西都護府副大都護湯嘉惠調集三姓葛邏祿的軍隊與十姓可汗阿史那獻一同抗擊來犯之敵。[1]戰鬥結果,阿拉伯軍隊被打敗,被迫撤退。許多阿拉伯士卒被俘,但隨後在哈里發支付贖金後被釋放。戰爭之後,阿拉伯人被逐出河中地區北部。突騎施歸附唐朝,隨後攻打了費爾干納的阿拉伯人。唐玄宗授予突騎施首領蘇祿忠順可汗的稱號,承認突騎施占據碎葉城。[8]在唐朝的支持下,蘇祿可汗多次攻打倭馬亞王朝,奪取中亞阿拉伯人幾乎所有的堡壘,使昭武九姓和吐火羅諸國歸於唐旗下。
參考文獻Loading content...參見Loading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