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中世纪早期
编辑
博尔扎诺大教堂
博尔扎诺空照
博尔扎诺市政大厦
在中世纪早期博尔扎诺的谷地由于多沼泽和经常发大水无法居住,但是在罗马时期在今天的大教堂附近就已经有过一个居民点了。这个居民点是在一个叫做德鲁苏斯桥(Pons Drusi,以德鲁苏斯命名,可能他在去征服日耳曼人的路上经过这里)的军事据点边上建立的。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一座基督教早期教堂以及一些建筑物。这个居民点可能叫Bauzanum,它可能是以一名最早在这里定居的居民命名的(可能叫Bauzus或者类似的名字)。那个军事据点可能建在一座跨越伊萨尔科河的桥边上,位于今天的卡奈德附近。在民族大迁徙期间这个居民点被放弃,人们搬到高处容易防守的地方。那个时候可能在山上有过一座名为博尔扎诺的城堡。七世纪的时候当地的确有过一个名为博尔扎诺的巴伐利亚伯爵的记载。此前住在当地的是说拉丁语的罗马人,有一段时间里他们也受伦巴底人控制。巴伐利亚公爵塔西洛三世在这里决定设立一座修道院。今天这座修道院只有一座维吉利教堂还遗留下来,它是博尔扎诺最老的依然存在的教堂。该教堂的名称说明它是由罗马人或者伦巴底人建造的,因为圣维吉利是特伦托的主教。
中世纪和近代
编辑
街容
巴伐利亚人接管这个地区后在这里设立了一个伯爵领地,后来这个领地被规入特伦托的主教领地。特伦托的主教们把居民点又移到谷内,并且设立了一个市场。
自从它的建立以及800年前被提升为城市开始博尔扎诺始终是一座商业城市。它当时位于威尼斯和奥格斯堡的大道上。每年在市内举行四次博览会,当时南北都有商人来参加。因此1635年设立商业法庭,在市场期间由两名德国人和两名意大利人组成。
商业博物馆是市内唯一的一座文艺复兴式建筑,是过去的商业法庭
伊萨尔科河
博尔扎诺的谷地内有约40座城堡设施,是欧洲城堡最密集的地方。从12世纪开始贵族就开始在高处建造城堡来显要他们家族的势力和财富。它们既有政治意义,同时又起司法和收税的作用。税收大多数是以自然产品交付的,因此城堡内有牲畜的圈和放粮食和酒的仓库。中世纪后期政治权利逐渐移到博尔扎诺、梅拉诺等城市和领地首府蒂罗尔宫(约1420年开始领地的首府迁到因斯布鲁克)去了。同时市场和货币经济开始发展,因此在14和15世纪里博尔扎诺周围的城堡发生了变化。它们中许多被废掉了。一些其它的城堡则被改建为哥特式或文艺复兴式的宫殿了。
当时富有的市民也为自己树了不少碑。比如大教堂里座位的数目比维罗纳和慕尼黑之间任何教堂的都要多。1388年一个商人家族还试图收买一座宫殿来跻身入贵族之列。
20世纪
编辑
1930年代的建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战胜了奥匈帝国,1918年博尔扎诺随南蒂罗尔首先被意大利占领,后来被并入意大利。在法西斯主义时期中许多南部的意大利人被移居到博尔扎诺,而许多说德语的博尔扎诺人只有外迁或者彻底意大利化这两个选择。
为了加快意大利化和给意大利人创造就业可能性,在博尔扎诺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市内居民数量骤增。为意大利的移民建造了乡村风格的、带一个院子的房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共和国在授予南蒂罗尔自主权之前也继续推广这些政策。今天当地约75%的居民是以意大利语为第一语言的。1928年法西斯政府在市内建造了一座凯旋门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胜的标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占领了南蒂罗尔,在这里设立了一座集中营。通过该集中营共有13列载有意大利犹太人和抵抗者的列车被送往东欧的集中营。德军在阿尔卑斯山脉前麓的指挥部也设在博尔扎诺。
墨索里尼时期建造的火车站
至今为止德语居民和意大利语居民之间的共处依然不是非常太平,有时也很紧张。比如市政府将胜利广场改名为和平广场后一些党派发起了一个市民共投,最后2003年该广场又被改回胜利广场了。
1964年博尔扎诺成为扩张到整个南蒂罗尔的教省的主教驻地。
1991年在南蒂罗尔的阿尔卑斯山脉内发现的冰人奥茨被存放在博尔扎诺的南蒂罗尔考古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