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国南海海域这么大?几乎都顶到别人家家门口了

而我国用于划分南海领海的界线便是著名的南海九段线。

九段线是整体呈U型的断续线,从东向西顺时针分为九段,基本以天然的水道,海沟,海槽为依据。

其中第一段是位于台湾和菲律宾巴丹群岛之间的巴士海峡,巴士海峡是中菲之间的天然分界线,海峡平均宽度为185公里,海峡内视野开阔,深度适中,非常适合海上船舰及水下潜艇穿行,是我国海空军进出西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之一,而我国九段线第一段在这里的划分宽度则为数十海里。

第二段是位于菲律宾吕宋岛西北部的北吕宋海槽,该海槽西北距离东沙群岛约360公里,其长度为160公里,最大水深3500米,是我国南海东部侵蚀堆积型岛架下岛坡断裂而形成。

第三段是位于黄岩岛东130公里左右的马尼拉海沟,马尼拉海沟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冲撞而形成,不仅是我国九段线中的第三段,还是菲律宾群岛与我国中沙群岛的地理分界线,其长度约为350公里,最大深度5559米,是南海最深的地方,海沟底部宽度高达10公里,且两侧板块仍处于不断运动过程中。

第四段是则位于南沙群岛与菲律宾巴拉望岛之间,几乎贴着巴拉望岛而过。

第五段则位于巴拉望岛尾部与南沙群岛之间的南沙海槽,该海槽全长680公里,最宽处120公里,最窄80公里,水深在200米至3300米之间。

第六段位于马来西亚与曾母暗沙之间,这一段是我国南海海域的最南端,周围海域石油资源极为丰富。

第七段位于纳土纳群岛北侧,该段也是我国南海海域界线的最西端,万安滩就位于海线内侧,因此万安滩从法理上属于我国固有领土毋庸置疑。

第八段位于越南金兰湾东侧,金兰湾是越南南部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基地内水域辽阔,周围地势险要,地理位置绝佳,可供航母在此停靠,从金兰湾向东行驶100公里左右便进入我国南海海域。

最后一段则位于岘港东南侧,与西沙群岛之间,岘港则是越南中部一处重要交通枢纽,高新工业,物流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都比较发达,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秀丽风光,常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第九段再往北就是我国海南岛。

仅仅9段线,将60%的南海海域划入我国范围内,我国为了对南海海域及岛礁进行有效管理,还在2021年专门成立了海南省三沙市,其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且随着我国对南海岛礁的建设,永暑岛,美济岛等一座座大型人工岛横空出世,我国还以永兴岛,黄岩岛,永暑岛为基础,在南海形成铁三角防御模式,南沙群岛中有以永暑岛为基准,联系美济,渚碧两岛形成另一个小型三角防御区,我国周密的战略部署,使我国在维护南海主权和领土安全方面更加运筹帷幄。

中国南海的划分依据

从地图上我们能够发现,南海九段线划分的其实非常霸气,几乎是顶着周围国家海岸线一路划到底,周围邻居出海船驶不过几百公里,便会进入我国领海,其实并非我国霸道不讲理,基于历史等原因,我国对南海的划分拥有绝对的法理依据做支撑。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便开始发展航海技术,西汉造船技术得到一定发展后,便开始在南海及海域内岛礁进行航海及生产活动,在东汉及三国时期的许多古书典籍中,常出现关于涨海的有关记载,而涨海指的便是如今的南海,不过由于航海技术有限,当时的涨海大概范围指的是东沙群岛及西沙群岛部分海域,随着后世造船航海技术的繁荣兴盛,船只可抵达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隋朝时期就已经能够抵达西沙群岛一带。

进入唐代,国力越发兴盛,沿海渔民也能自行抵达南海各岛礁海域展开渔业捕捞活动,宋代经济中心开始南移,给我国管理南海创造了更便利的条件,后元明清各朝各代官方地图上都曾对南海海域及岛屿进行详细标注,不仅仅是南海,就连周围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及地区也都是我国附庸国。

后清朝衰落,周围附庸国遭到殖民者入侵,南海部分岛礁也未能幸免,二战时期,日本海将东沙,南沙,西沙各群岛重新命名为新南群岛,交由台湾高雄市管辖,但这一划定并未得到我国认可,在1934年,民国还专门出版了我国南海疆域的详细地图,日本战败后,归还南海诸岛,1948年民国重新对我国领海进行规划,并出版了划定南海海域范围的十一段线,最北的两段直插北部湾,直至越南与中国的路上边界线,将整个越南都隔绝在我国南海分界线之外。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援助越南对抗外来侵略者,并将白龙尾岛借给越南作为海上战略要地,但侵略者被赶走后,越南却并不愿意归还白龙尾岛,还主张该岛本就是他们的,出于历史以及当时局势等原因,我国深思熟虑下,将该岛的控制权交给了越南,而该岛又恰好位于北部湾中间,所以在1953年我国取消了北部湾两段界线,自此十一段线便变成了如今的九段线,且九段线一经公布,便得到了国际的认可,越南,菲律宾等周围国家也没有任何异议,所以,在南海九段线划定上,我国拥有非常合理且合法的理论及法理依据,如今越菲等国在南海未经允许下的活动,都是对我国主权及领土完整的不尊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