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再起!71岁王健林的至暗时刻,卖完80个万达广场又添24亿新债

2016 年,王健林更是做出了一个震惊业界的举动,公开叫板迪士尼。他霸气地宣称,迪士尼来中国得先了解市场,有万达在,迪士尼难以占据太多份额,并且计划在 2020 年前让万达文旅城开遍全国。当时的王健林,仿佛拥有无穷的能量,一切目标在他眼中都触手可及。

他的儿子王思聪,也因父亲的光环和自身的个性,被广大网友戏称为 “国民老公”。王健林对儿子的创业梦想也十分支持,随手便能拿出数亿资金,让王思聪在商业领域尽情闯荡。那时的万达,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商业帝国,散发着令人瞩目的光芒。

债务危机初现:万达的转折点

然而,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莫测。

到了 2016 年下半年,万达在全国各地大规模投资文旅城,资金投入犹如无底洞,导致资金链逐渐吃紧,项目推进困难重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为了保住其他盈利板块,王健林不得不忍痛割爱,做出了艰难的抉择。2017 年,他将全国布局的十来家文旅城整体卖给了融创,这些文旅城每个项目的投资都近 400 亿,倾注了万达大量的心血。同时,将近 80 家五星级酒店打包出售给富力集团。这一系列资产抛售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但也预示着万达开始走上了艰难的转型之路。

此后,为了缓解资金紧张的局面,王健林将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试图通过上市来筹集资金,化解债务危机。从 2016 年到 2023 年,他先后进行了三次上市对赌,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他,这三次对赌均以失败告终,每一次失败都让万达的债务负担愈发沉重。

第一次对赌发生在 2016 年,王健林计划让万达从港股退市,回归 A 股上市。为了回购港股股票,他向海外机构借贷了 344 亿,并约定若 2018 年无法在 A 股上市,便需一次性还本付息 410 亿元。当时的王健林正处于事业上升期,自信满满,认为上市并非难事,便毅然答应了这一苛刻的对赌条件。然而,事与愿违,由于万达的财务数据存在瑕疵,未能满足 A 股上市的标准,最终上市失败,王健林不得不面临巨额的偿付压力。

第一次对赌失败后,王健林并未放弃,他再次向苏宁、融创等公司借贷了 340 亿,开启了第二次对赌。这次的对赌条件是 2023 年 10 月万达要在 A 股上市,若失败则需连本带利归还 360 亿。王健林依然坚信自己能够带领万达实现上市目标,可没想到,2021 年官方发布公告,禁止房地产领域在 A 股上市,而万达恰好被定性为房地产企业,这一政策的出台,让王健林的 A 股上市梦再次破灭。

两次对赌失败,万达的债务危机愈发严重,但王健林仍未放弃上市的希望。A 股行不通,他便将目标转向港股。2021 年,王健林从太盟投资和中信集团融得 380 亿元,协议约定万达须在 2023 年内重返港股,若逾期未成功,就得一次性还本付息 460 亿元。这一次,王健林将全部希望寄托在珠海万达商管身上,全力以赴推动其上市。然而,上市之路再次受阻,最终,王健林彻底失去了对万达商管的控制权,万达的核心业务受到了重创。

深陷债务泥沼:万达的艰难现状

进入 2025 年,万达的债务危机愈发严峻。企业信息平台显示,8 月 11 日,万达新增执行债务 24.06 亿元,案号为 (2025) 京 74 执 1380 号,执行法院是北京金融法院。这已经是万达今年收到的第十张执行令,仅仅上半年,就被法院追着还款 76 亿。为了偿还债务,王健林不得不持续变卖万达的核心资产。此前,已经出售了 80 个万达广场,这些万达广场曾是万达商业帝国的基石,如今却不得不一一割舍。

不仅如此,昔日与王健林关系密切的合作伙伴,如今也纷纷成为债主,向他追讨债务。在巨大的债务压力下,王健林的财富也大幅缩水。曾经高高在上的首富,如今在财富榜上的排名已经掉到 50 名以外。曾经那个挥金如土、随口说出 “先挣它一个亿的小目标” 的王健林,如今却被 24 亿新债压得喘不过气来,巨大的落差让人感慨万千。

最近网上流传的一组照片,让我们看到了王健林如今的状态。有人在新疆偶遇他,照片中的他身形消瘦,神态中也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虽然王健林已经 71 岁高龄,但为了还债,他依然奔波在商业一线。在新疆的现身,其实是他继续深耕市场、寻找突围机会的表现。万达在新疆的商业广场和酒店业务一直做得不错,王健林希望通过在新疆的布局,找到新的增长点,让万达的现金流持续运转起来,从而缓解债务压力。

行业缩影:其他房企的困境

其实,王健林和万达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国内众多知名房地产企业都深陷债务困境,日子都不好过。

泰禾集团的老板黄其森,在 8 月 22 日因严重违法被监委留置。泰禾集团主业为房地产,这几年资不抵债,欠下的债务窟窿眼看就要达到两千亿。再加上黄其森在财务数据上造假,企业资金已经面临被冻结的困境,泰禾集团的未来一片黯淡。

碧桂园在今年上半年的业务也处于亏损状态,仅半年时间就新增了 200 多亿债务。截至目前,碧桂园已经积攒了 2500 多亿元的待偿还债务,其中半数债务需在一年内兑付,另有近四成债务源自海外融资。8 月份,碧桂园的海外资产已经开始进行重组,进展已达到 70%,预计今年年底海外资产可实现全部重组,但未来的偿债压力依然巨大。

龙湖地产在 2024 年底负债也已达到 1700 多亿。不过,相对其他房产企业来说,龙湖暂时还处于安全范围内。以 2024 年为例,龙湖当年到期的债务为 302 亿元,而其账面现金流超过 400 亿元,足以覆盖全部到期负债。但这种安全也是相对的,一旦市场环境恶化,或者龙湖的现金流出现问题,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万科地产目前同样积累了巨额的外债,高达 8700 多亿。这还是在 2024 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后的情况,否则欠款金额将超过万亿。

这些房企面临巨额债务的根源,都在于过去几年的盲目扩张。当市场行情好时,所有企业都想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不惜高息借贷买地建楼。然而,当市场形势急转直下,房屋销售遇冷,资金回笼困难,那些步子迈得越大的企业,所承受的危机也就越大。

昔日里,王健林根本不把钱放在眼里,随随便便就能完成一个亿的小目标,现如今却被24亿新债压得喘不过气,这十年沉浮,正是商场最冷酷的写照。

万达的未来还有救吗?至今还是个未知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